稻
部首禾部部外笔画10画总笔画15画五笔TEVG仓颉HDBHX
郑码MFPN四角22977结构左右电码4470区位2130统一码7A3B笔顺ノ一丨ノ丶ノ丶丶ノノ丨一フ一一
稻字的基本解释
稻字的详细解释
基本词义
◎ 稻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禾,舀(
)声。本义:水稻) 同本义 [rice]其谷宜稻。——《周礼·职方氏》
浸彼稻田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白华》
(2) 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,在温暖气候下广泛栽培,种子用作人类主食,谷壳和其它副产品可饲养家畜,稻秆用来造纸。分水稻和旱稻,通常指水稻。子实叫谷子,碾制去壳后叫大米。有糯稻、粳稻、籼稻之分。古以粘者为稻,不粘者为粳
常用词组
稻字的康熙字典
又有一種曰秈,比於秔小,而尤不黏,其種甚早,今人號秈爲早稻,秔爲晚稻。【六書故】稻性宜水,亦有同類而陸種者,謂之陸稻。記曰:煎醢加於陸稻上,今謂之旱稜。南方自六月至九月穫,北方地寒,十月乃穫。
又姓。【何氏姓苑】今晉陵人。
又地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琅琊郡有稻縣。
又【集韻】土皓切,音討。秔也。關西語。
又叶徒苟切。【詩·豳風】十月穫稻,爲此春酒,以介眉壽。
又叶徒故切,音度。【易林】蝗齧我稻,驅不可去。實穗無有,但見空藳。
稻字的说文解字
稌也。从禾舀聲。
稌也。从禾舀聲。徒皓切
(稻)稌也。今俗㮣謂黏者不黏者。未去穅曰稻,稬稻、秈稻、秔稻皆未去穅之偁也。旣去穅則曰稬米,曰秈米,曰秔米。古謂黏者爲稻,謂黏米爲稻。九穀攷曰:七月詩:十月穫稻,爲此春酒。月令:乃命大酋。秫稻必齊,内則、襍記並有稻醴。左傳:進稻醴粱糗,是以爲黏者之名,黏者以釀也。内則:糝酏用稻米。籩人職之餌餈。注亦以爲用稻米,皆取其黏耳。而食醫之職:牛宜稌。鄭司農說:稌,稉也。是又以稉釋稻,稉其不黏者也。孔子曰:食夫稻。亦不必專指黏者言。職方氏楊荆諸州亦但云其榖宜稻,吾是以知稌稻之爲大名也。玉裁謂:稻其渾言之偁,秔與稻對爲析言之偁。稻宜水,故周禮稻人掌稼下地。从禾舀聲。徒晧切。古音在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