䖏
䖏
拼音chǔ拆字虍 匆
部首虍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11画五笔HAQY仓颉YPPKK
郑码IHOS四角21227结构左上包围统一码458F笔顺丨一フノ一フノフノノ丶
部首虍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11画五笔HAQY仓颉YPPKK
郑码IHOS四角21227结构左上包围统一码458F笔顺丨一フノ一フノフノノ丶
䖏字的基本解释
䖏字的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昌與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敞呂切,音杵。【玉篇】居也。【詩·王風】莫或遑處。
又止也。【詩·召南】其後也處。 【廣韻】留也,息也,定也。
又居室也。【詩·大雅】于時處處。
又歸也。【左傳·襄四年】民有寢廟,獸有茂草,各有攸處。
又分別也。【晉書·杜預傳】處分旣定,乃啓請伐吳之期。
又制也。【晉書·食貨志】人閒巧僞滋多,雖處以嚴,而不能禁也。
又姓。【前漢·藝文志】《處子》九篇。【師古註】《史記》云:趙有處子。【廣韻】《風俗通》云:漢有北海太守處興。
又州名。【一統志】晉屬永嘉郡,隋置處州。
又【廣韻】讀去聲,昌據切。所也。【詩·邶風】爰居爰處,爰喪其馬。【魯語】五三次。【註】次,處也。三處,野、朝、市也。
又【集韻】居御切。通據。人名,齊有梁丘處。
又通杵。【公羊傳·僖十二年】侯處臼卒。【註】《左傳》作杵臼。 【說文】作処。 【廣韻】俗作䖏。
䖏字的说文解字
止也。得几而止。从几从夂。處:処或从虍聲。
止也。得几而止。从几从夂。處,処或从虍聲。昌與切文四 重二
(処)止也。人遇几而止,引申之爲凡凥処之字,俗分别其上去。从夊几。夊讀若黹,從後致也。人㒳脛後有致之者,至乎几而止,故字从夊几。昌與切。五部。夊得几而止也。此釋會意之恉。以上八字與舊本不同,今更正如此。又以上三篆皆會意,而不入人部尸部夊部者,重几也。
(處)處或从虍聲。今或體獨行,轉謂処俗字。
你可能还想了解
Copyright © 2023 256查询网 All Rights Reserved